9月6日,一周后,备受关注的2025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将于9月14日上午举行,决赛时间定在11月下旬。近日,2025年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(IMO)金牌满分得主——重庆巴蜀中学校高二学生张恒烨分享了自己的竞赛之路,对很多有意参与竞赛的学生带来很好的启发意义。
在《聪聪的竞赛经历》一文中,张恒烨同学介绍,自己从小就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,但真正走上竞赛之路,是从小学六年级起,并没有大家预想的这么早。在巴蜀中学,他遇到了竞赛教练田老师,自此踏上数学竞赛之路。可见,作为一所竞赛名校,巴蜀中学校有一整套数学竞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。
竞赛入门阶段,张恒烨遵循田老师指导,先研读《奥赛经典》的几何卷与数论卷,打下了坚实的竞赛基础;后续他又进阶学习《命题人讲座:初等数论》及小蓝本中的《图论》《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》,逐步适应竞赛难度。这也对竞赛爱好者带来启示:竞赛入门需循序渐进,系统积累基础知识是关键。
展开剩余56%2020 年9月,仅仅参加竞赛学习一年的张恒烨首次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,主攻几何和数论较快完成1、3 题,却在不常规的不等式题上卡壳一小时,最后时刻才猜出构造,二试被扣10分,最终达省一等奖分数线。这次经历让他明白,竞赛中难免遇难题,需合理分配时间,也提醒他人面对陌生题目莫慌,保持耐心寻找突破点。
此后张恒烨针对性练习代数和组合板块,2021年暑假就参加北大数学夏令营,获一等奖,不愧是“数学小天才”。但他并不满足,意识到自身差距,开始自学数学分析、高等代数等大学课程,还通过东南赛(一金一银)、西部赛(金牌)培养考场习惯。这启示他人:要善于发现差距,主动拓展知识边界,借助赛事积累实战经验。
2023年9月联赛,张恒烨因紧张检查填空耗时过久,二试答题纸不足草草收尾;同年11月CMO,首日攻题不顺,初改仅78分,经申诉成功拿回分数,84分压线进集训队。2024年TST一阶段他因紧张看错题耗时间,二阶段又因心态 “飘”、看错题等失利,并列第六却因小分出局。但张恒烨并未气馁,总结出心态和休息的重要性,还去北大旁听。
2025年7月在澳大利亚进行的IMO,面对难吃的午餐、入住延迟等突发状况,张恒烨保持专注。考试时,先速解第1题,纠结第2题后借如厕调整思路,用 “纯几何” 秒杀,第3题也轻松解决;次日迅速做完4、5题,面对第6题先联想旧题,遇阻后转换思路,最终顺利解出,和来自上海中学的邓乐言双双获得满分。
张恒烨短短几年就登上了全球中学生奥数竞赛的巅峰,无疑有着极高的数学天赋,但他的经历也印证:数学竞赛之路无捷径,需扎实积累、正视挫折、及时复盘调整心态,这些都为后来的竞赛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成长范本。
对此,你怎么看?
发布于:上海市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